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锦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师大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家乡的红橘》。这篇课文安排在第二单元第三课,是一篇介绍家乡特产红橘的文章。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就是写你最熟悉、而最喜欢的家乡美景或特产等,《家乡的红橘》正是透过小小的红橘,表达作者浓浓的家乡情,深深的自豪感。真正体现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一篇很有价值的习作例文。下面我就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5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文的结构特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状况,又根据跳起来摘桃子的最近发展区理念,设计了如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识记字词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品读赏析课文,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和课文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作者寄托在对红橘描写中的恋乡、爱乡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二、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品读赏析课文,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和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寄托在对家乡红橘描写中的恋乡、爱乡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分析
多媒体课件辅助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直观,教学手段更便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课文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一次有趣的橘乡之旅。讨论点拨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和时间顺序及总分总的结构美。
2、学法指导
圈点勾画法: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小组合作交流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找找、读读、说说等多种方式,使课文的意境和语言走进学生的心田。
四、说教学程序
本文预计用两课时,第一课时:认识、理解生字新词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粗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二课时:学会品读赏析课文,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和课文的写作特点。下面我就以第二课时为例说一下具体的课堂程序。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采用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对红橘的了解,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喜欢上了红橘,但这么好吃又漂亮的水果,它是怎样长出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感受它的可爱吧!
(二)品读课文,感受可爱
1、红橘的家园:自读思考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
2、橘叶茂盛:(过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当学生首先了解第2段写春天时,橘树叶长得更茂盛了、四季常青。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写橘树叶子的可爱的?请把它们标出来。小结:那绿绿的叶片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呀!就让我们轻轻地读一读吧。
3、橘花漂亮: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你们觉得橘子花漂亮吗?请在本段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试着读出感情,并思考写了橘子花的哪些方面?(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我做适时点拨。)呀,听了大家的回答后,我才知道红橘的花儿原来像茉莉一样可爱!我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巧、洁白的花朵儿,仿佛真的闻到了那清新、醉人的香味!请全班同学齐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并朗诵本段。
4、青橘肥实: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橘子的可爱?请同学们齐读并边读边想象又大又饱满的青色果子挂满枝头的情形。
5、红橘诱人: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第5自然段)(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学生汇报。)在这段话中你能找出一句比喻句吗?(能)。还有把橘子当成人来写的吗?(有)。明确:把物当成人来写的修辞手法是拟人。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
6、赞美红橘: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对红橘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梳理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的生长过程: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下边就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出红橘生长过程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并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本文的结构层次是什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我做最后梳理)
2、小结并拓展:同学们,我们通过品读课文知道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抓住橘子的特点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成熟;从形状到颜色,再到味道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喜爱红橘、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内容更具体、更有条理。今天我设计了一个语言表达作业,题目是“说说我喜欢的水果”,大家可借用文中的优美词句,思考它的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向别人介绍它的可爱之处,来吧,让我们来共同分享吧!(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互补充。)(新课改要求三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因此我设计了此作业,也是为了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设计了如下板书:
春天叶子
夏(四五月)花朵家乡的红橘喜爱红橘
秋天青果热爱家乡冬
(十一月)熟果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报告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到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校阅阅兵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校阅阅兵步队得到了各人的同等喝采。
二、说教学目的:
基于对课本的明白,将本课教学目的定为: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准确读写“校阅阅兵、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3)明白课文内容,感觉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 ……此处隐藏4761个字……懂了你的掌声吗?”的等生动情境将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终实现了学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场”。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五环节:联系实际,延伸情感
以“情”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在学完课文后,我设置了让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给予爱的掌声的人的图片,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生活,学习中同学们互相帮助。”等图片,再启发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要把你的爱的掌声献给谁,你的掌声中想表达些什么?”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享受语文!最后的作业设计“给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某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进行一次帮助”,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通过这次《掌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也让我们教师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
【板书】
29、掌声
忧郁──爱──开朗
小英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六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美”字来写的,赞美了大自然的景物美和人物的心灵美。《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分别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景美人更美,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用生动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荷花》一课时已学过了用生动语言进行描述,想象画面,这一课要继续渗透这一训练重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本单元训练重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读懂课文,从中了解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受到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2.基本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3.认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本文教学重点有:
1、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这一重点的目的是通
过对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发展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大海的资料。
教具准备:卡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
二、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这十六个字。针对以上教学思想,本文的教学我主要选用“自学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依据是这样能使学生主动参加到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思想。再辅之议论法和情景感染法,真正把语文上成语文素质教育课。
三、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重视朗读,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在多读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想、划、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四、说教学程序
本文教学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交流关于大海的资料,完成认识目标和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完成情感目标、基本技能目标。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
1、听写本课13个生字、新词。
2、回顾大屏幕出示问题:(1)课文围绕第几自然段来写的?(2)哪些自然段写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写物产丰富?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请同学欣赏《海底世界》录相。看完后交流留下的印象。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
指名朗读2、3自然段,其它同学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海底景色奇异的?这个问题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找到是从黑暗中的发光鱼和海底的各种声音两方面来介绍的。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归纳板书,再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描述的景象予以想象,然后播放发光鱼录相,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海底景色奇异。了解海底声音时让学生齐读文中的原句,再听听海底各种声音的录音,最后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2.自学4、5、6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自然段,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大屏幕上的问题。
①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三方面来介绍海底物产丰富的?
②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多少种?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是怎样描写它们的活动方法的?(从文中划出来,多读读)③介绍了哪些植物,文中是怎样描述它们的?④介绍了哪些矿物?
这四个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植物种类多、活动形式多来了解海底物产丰富。
(2)自学完后全班交流。
交流海里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三万种时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性。用“已经知道”和“大约”来表明动物远不止这么多种,激发学生热爱大海,探索自然的兴趣。交流到海底动物活动方法时让学生完成大屏幕上的连线题。感情朗读体会海底动物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学生回答完后屏幕出示每种动物的图片,展示一部分实物标本。(画面和实物展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理解课文的难度。)学生对海底植物描写部分比较容易理解,屏幕出示画面增强直观感就可以了。在交流矿产时我会渗透环保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应爱护海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四)结写作方法
作者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神秘的海底世界,作者先总的提出问题,激发同学们了解海底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的兴趣,最后又用一句话概括了全文的内容,使文章的结构非常紧密。
(五)反馈练习
学生根据自学的内容及师的提示总结全文,完成板书。设计此练习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
写一个片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某处景物进行描写。
(七)板书
黑暗中光点闪烁
景色奇异
宁静中窃窃私语
海底世界动物知道三万多种
物产丰富植物多种多样
矿物蕴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