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鸟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翠鸟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翠鸟三年级语文说课稿1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翠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课。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文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十分惹人喜爱,从而使作者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应把翠鸟看作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活动、可爱、求知欲强,他们喜欢读书,热爱生活,他们现多居住在农村,对于小动物他们并不陌生,特别是鸟。在平时中,他们时常会看到大雁、白鹭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他们非常喜欢小鸟,偶尔也会学鸟叫,而对于翠鸟却很少见。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会喜欢上漂亮的翠鸟。
3、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整体感知课文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部分:
①知识目标: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b、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能力目标: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以及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③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章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难点定为: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外的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无定法”,任何学科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阅读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翠鸟漂亮的外形和捕鱼时动作敏捷。b、导引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其表达清楚的。
2、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课的特点,我组织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习:
①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体验”的学习方式来感悟文本。
②探究合作学习,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③知识迁移,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仿写。
三、说教学过程
由于本课教学用两课时,因此,第一课时学生已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深入探究,体会翠鸟的外形美丽和动作敏捷。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喜欢文中的翠鸟吗?为什么?
归纳板书:外形美、动作敏捷
【设计意图】学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本环节复习字词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喜欢翠鸟的理由目的是引出学习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体会感悟,读懂课文。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来突破重、难点。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体会翠鸟的外形美。2、品词析句,理解翠鸟活动的特点点。我先说说我是怎样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外形美的。
1、体会翠鸟的外形美
①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②师生探究。
a写羽毛颜色的部分有几句话?
b它们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c理解:“鲜艳”,联系描写羽毛的句子来体会“鲜艳”一词。
d通过理解描写羽毛颜色的三个句子,体会比喻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e学习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写了翠鸟的什么?文中哪个词概括了翠鸟的外形特点?
④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美感。
⑤以画见悟。谁愿意把翠鸟的样子介绍给大家?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叙述翠鸟的外形,把顺序变为先说头部、再说颜色,后说爪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分层理解感受翠鸟的外形美,通过学习,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鸟的形象,特别是写颜色非常鲜艳的四句话,先让学生逐句弄懂这些句子中描写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懂得头巾、外衣、衬衫是打比方,以句带词,理解句意,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品词析句,理解翠鸟活动的特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播放课件:翠鸟捕鱼时的场景。
【设计意图】利用农远资源,播放翠鸟捕鱼
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敏捷,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翠鸟是怎样活动的?找出相关的动词画一画,读一读。
②翠鸟又是怎样捕鱼的?
a、朗读体会;
b、与小鱼的动作相比,谁更机灵?
c、比较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划词、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翠鸟捕鱼时动作迅速敏捷。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谁愿意朗读课文?(每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1、学生直接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喜欢翠鸟的句子。
2、比较: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子,学生体会到作者从喜爱翠鸟到想捉一只来饲养的愿望。
3、他们的“愿望”能实现吗?老渔翁是怎么说的?齐读老渔翁的话,读了老渔翁说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作者失望的心情)
4、他们从“失望”的心情中又“希望”什么呢?找出文中“希望”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情感。
【设计意图】抓住作者从愿望——失望——希望,带动全段阅读,把学习语言和体会情感融为一体,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5、带着喜爱的感情,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情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欢文中的翠鸟吗?假如是你,你 ……此处隐藏5909个字……的歌曲,读他们的文章,所有这些万变不离其“读”,以读为本,以画、说、演等促读。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读促问,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2)真正将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质疑问难的安排,采访练说的训练,各个教学都是以人为本的。
八、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
12 翠 鸟
外形: 美 动作: 快
爱
第二课时板书:
12 翠 鸟
(外形)——(叼鱼的本领)——(住处)
翠鸟三年级语文说课稿5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所以本课以摒弃琐碎的分析讲解,引领孩子入情入趣朗读课文,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作为本课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在这种活泼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求,培养语文情趣,让学生真正懂得文章的“情”在哪里,“趣”在何处。
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
《翠鸟》是六年制第六册第四单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本文作者重点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编排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二是体会课文中关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动作敏捷及高超的捉鱼本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利用画翠鸟说翠鸟的环节让学生掌握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
2、通过现场采访创设语言情境,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写翠鸟外形特点和对捉鱼的动作描写。难点是以以便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二、灵活运用,选择教法
1、创设情境法
情境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本课顺应学生心理,创设情境,建立课文的内含情感与学生情趣的联系,激发学生情感。如,通过播放翠鸟捉鱼的教学录像,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课文,直观感受翠鸟捉鱼的动作敏捷,调动学习积极性,这样能比校直观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变抽象为具体,当学生感悟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后,自然地生成了情感。
2、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面,在整堂课中,把朗读贯穿在整节课的始终,运用多种方式的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师生赛读、引读、评读等,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意境,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
此外,还采用了游戏激趣等方法。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1培养自学能力学会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疑问难,读活课文。
2训练观察方法学习抓住事物人特点进行观察,以画促悟,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能力
3掌握读段方法段的训练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学生要学会读懂一个自然段,在词句的基础上,理解整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四、以学定教,优化程序
(一)谈话导入,读通课文
1、(课件出示翠鸟)大家看,图中这只美丽的鸟名叫翠鸟,又叫“叼鱼郎”,它不仅外形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学了这篇课文,你们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2、这课大家预习了吗?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给大家一些时间练习好吗?
(设计这一下环节的目的是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练读要求,同学们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自然积极认真地练习读书)。
(二)体会感悟,读懂课文
一、体会翠鸟外形美
1用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写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2从哪儿看出翠鸟长得真漂亮?画出重点词语
3以画见悟
(1)同学们喜欢翠鸟吗?喜欢画翠鸟吗?
(2)老师和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它同学自己画。
(3)谁愿意把翠鸟的样子介绍给大家?
(设计此环节的意义(1)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清晰的鸟形象;(2)符合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3)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二、感受翠鸟活动特点
1放录像,边看边思考(1)翠鸟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翠鸟怎样捉小鱼,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
4讨论交流
5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翠鸟动作迅速的特点,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等词语的变化)
6师生赛读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通过播放教学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调协积极性,再通过师生赛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在读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三)质疑问难,读活课文
学习了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需要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这反映了学习的深入,是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表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虚拟情境,说出情趣
1、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爱翠鸟,想不想当翠鸟?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想采访你们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的人民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设计以下采访题目)
(1)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怎么回事?
(2)你们的嗓子那么好,给予我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好吗?哪个翠鸟愿意唱?
(3)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捉鱼的本领很强,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捕鱼的?
(4)有什么证据说明你们飞得快?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这种采访调动并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五)含英咀华,诵出情趣
1、通过采访,我打算把你们写一写,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有现成的文章吗?
2、谁能声情并茂地读给我们听?请同学们再认真练习诵读。
(此次读训练,属于积累层面的诵读训练,训练学生内化课文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板书设计:
外形小爪、头、背、
(美丽)腹、眼、嘴
动作:鸣声清脆疾飞
(敏捷)蹬开叼起飞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