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5 09:55:12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15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进程:

一、看图说话

1.仔细观察画面,用你积累的词语或优美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2.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美丽的风光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阿联酋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漠。说到沙漠,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展示阿联酋沙漠的图片,说一说这里沙漠的特点。

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块不毛之地变得这么美丽的?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阿联酋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运用语言和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本次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交流的欲望。

二、感悟壮举

1.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在阿联酋听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书,画出最让你惊讶的句子。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提纲挈领,强调整体把握,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2)汇报交流,点拨重点部分。

句1: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低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老师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在我们这里培养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五万元,照这样计算,建造一个公园需要多少钱呢?我们先数一数这里的树,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再一起估计一下建造这座公园需要多少钱?

(1)此时,你想说什么?相机理解“代价”的意思。

(2)这么多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你能通过读书来告诉我吗?

①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水、花草树木。

②挖去原来的砂石,换上新的泥土。

③还在地下埋上自来水管。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唤起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

一根自来水管能花多少钱?引导学生找出“纵横交错”一词,到黑板上画出“纵横交错”。说出哪些线是“纵”,哪些线是“横”?

经过同学们这么一说,我终于相信了,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的确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真叫人惊叹!我觉得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应当改一下,想一想:怎么改?改后读一读。

(3)说说阿联酋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导朗读:正如阿拉伯朋友说的“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讨论:为什么说阿联酋人民爱花草就是爱生活?(引导学生说出植树造林与环境的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交流情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在迪拜游览,作者看到了什么?

句2: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读了这句话,你想告诉我什么?

为什么他们这样爱护花草树木呢?

句3: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你们就是小草、小花、小树,忽的一阵风吹过,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们眼睛都睁不开。小草、小花、小树满身,满脸都是尘土,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师:园林工人从路边的水箱里拉出一根大皮管,“哗——哗——”,霎时间,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小草、小花、小树脸上,身上的尘土都洗得干干净净了。这时,小草更绿了,小树更翠了,小花更艳了……此时,你最想对园林工人说什么?

(1)谁能用朗读,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2)再次理解“代价”(不仅要花钱,还要花费精力),感悟园林工人“笑”的含义。

(3)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座城市绿洲吗?你怎么知道的?相机理解“星罗棋布”的意思,并体会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付出的代价。

【设计意图】再次创设交流情景,培养学生想象、朗读、理解和评价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

三、通读全文,加深理解

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假如你是那里的小草、小花和小树,你会对游客说什么?

【设计意图】在实践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达到“我口”说“我心”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

作业设计:(二选一)

1.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2.收集有关阿联酋的资料或图片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将语文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外搜集资料、创造性地整理资料,进行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运用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知识。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语第八册《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记叙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草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课的教学给了我如下的体会:

一、情境创设到位,学生兴味盎然。如何在导入时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呢?上课一开始,我便出示阿联酋现景图,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印象。学生们一看到这幅图,一脸灿烂。有的说:“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有的说:“这里草绿花红,天空一片纯净,碧蓝碧蓝。”然后我又出示阿联酋沙漠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里沙漠的特点。有的学生说:“天灰蒙蒙的,狂风卷着黄沙,太阳都被遮住了。”有的说:“到处是一片昏暗,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看到同学们满脸忧虑,我抓住时机加以引导:“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块不毛之地变得这么美丽的?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阿联酋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兴味盎然,探究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

二、读是语文课的精髓,学生是对话的主体。教学中腾出时间让学生以读促悟,读中感悟,读出情趣,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段、关键词、耐人寻味之句,让学生品读,细思,揣摩,体悟,实现了对文本的真诚倾听和对话。语文课是一个对话的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打了思路,激发了兴趣,锻炼了胆量,在多听,多说,多想中得到了发展,在互动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并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 ……此处隐藏27007个字……成效的。排比句的使用突出了绿洲的美丽!

4、难道只是园林工人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努力吗?

不是,还有很多阿联酋的人民也在默默地保护着这样一片得来不易的绿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交流句子: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5、正因为美好的环境来之不易,所以阿联酋人民分外爱护一草一木啊!在阿联酋人民的共同精心侍弄下,迪拜才变得如此美丽、繁华、动人,成为沙漠王国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四、总结课文。

1、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五、课堂作业:

书后问答5:能通过仔细观察课文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的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1、指导:让我们漫步迪拜街头,欣赏一下迪拜美丽的风光吧!

多媒体展示街头风光的图片。

2、定格在题头的图片上。

A:请用一句话说说迪拜街头的风光给你怎样的印象?

B:我们要把景色写具体,就要仔细观察呢!

请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你觉得按什么顺序观察最好?

(方位顺序)

C、提示学生:回忆香港景色的描写,可以举一反三写出迪拜现代化的一面。回忆写春天景色等有关文章,可以将迪拜的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写具体。

3、学生写作,交流,点评。

六、回家作业:

1、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

2、通过为花草浇水、制作树牌和提示语牌,或制作展板等实践活动,促使大家形成保护绿地、爱护树木的好习惯。

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什么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我们来到迪拜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那天清晨,我们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正巧碰上一个穿黄马甲的园林工人在浇水。

“这下面都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我们指着那些树和草皮问。

“不,不!”园林工人竖起手指连连摇着,又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语言文字,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读好课题。沙漠中竟然建起了绿洲,真让人不可思议,更令人赞叹,能读出这种味道来吗?

二、沙漠与绿洲的对比

1、出示图片,这就是阿联酋所处的沙漠,出示词卡:白茫茫的一片

2、了解阿联酋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阿联酋地处海边,地面全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咸而板结,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真是块——不毛之地。

什么叫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贫瘠、荒芜)

3、课文中的描写出示,体会朗读:

(1)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2)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是啊,阿联酋所处的沙漠是盐碱地,跟我们这边的酸性土壤截然不同,一般植物是无法生长的,所以称为不毛之地。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这环境的恶劣吗?

4、过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阿联酋人们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建立了一座座绿洲,指名读句子,阿联酋绿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体会朗读: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星罗棋布

三、紧扣中心,自主感悟

(一)抓住中心,整体感受

1、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绿洲全靠有绿树和鲜花,那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对待花草树木的?请大家自由读2-7小节,找出这句话并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

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理解“精心侍弄”,读好这句话。

过渡:快速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的?请你划出相关句子,还可以写上你的感受。

(二)体悟中心——耳闻

1、交流一,读读,谈谈感受。

(1)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从三个“买来”体会,投入很大的财力。我们这边种树只需要买花草树苗,江阴投资10亿元打造国家园林城市,而在阿联酋,除了买花草树苗,淡水需要买,连泥土都需要买,要进口这么多材料,费用更加昂贵。

除了要花费昂贵的财力,还要付出很大精力,还要做什么呢?

(2)出示:接着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你能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他们怎么做的吗?

为什么作者不这样简洁地写,而要加上具体修饰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细细体会,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从动词“挖去、填上、埋下”和“纵横交错、源源不断”体会所付出的人力、物力。

·从修饰词体会用词的恰当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

“纵横交错”的水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比划比划看(板画)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