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5 09:54:56
《梅花魂》教学设计15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梅花魂》教学设计1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

主题:月是故乡明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关宁/荥阳市第七小学张波/荥阳三高附小马慧玲/崔庙镇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识字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略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描述。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3、基于口语交际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4、基于写作

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有一定速度。

5。基于综合性学习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记叙文。本组课文以“月是故乡明”为主题,其中,作家陈慧瑛的《梅花魂》讲述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课文作者通过五件小事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描绘心境,从而表达自己的感情。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把握全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能力基本形成,能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识字写字难度不大,书写上有一定速度,但在美观上需要指导。

2、基于阅读

作为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方法和阅读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他们有一定的情感积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的文化素养较高,家

中也有较多的藏书,所以有一定课外阅读量。但也有部分学生语言积累和语言感受力相对就比较缺乏。

3、基于口语交际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在表述一段话的时候仍然会有语句不流畅的现象。在与大家交流中,质疑和补充发言的习惯没有完全养成,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

4、基于习作

五年级学生能在与人交流后,根据表达需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有一定的速度。但是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完整。

5、基于综合性学习

大部分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但个别学生仍不会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

1.认识等12个生字,会写等14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重难点)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搜集表达思乡的诗词,举办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

评价任务

1、通过自学、交流展示、书写比赛等形式,能准确识记“魂、幽”等12个生字词、美观书写“缕”“葬”等14个词语,体会汉字的优美,养成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朗读、默读、个别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习课文,能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划出重点词句说出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通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通过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开展综合性学习,搜集表达思乡的诗词,举办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中,通过此评价看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测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梅花魂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反思与评价

1、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2、教后得与失:

《梅花魂》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①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飘泊、玷污”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③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

①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②自学生字词。

③回忆已在古诗中品味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①(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② 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③ 揭题释题。(教师板书“魂”字)“梅花魂”

◆ 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 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①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 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③ 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④ 用较快的速度再次 ……此处隐藏24434个字……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扣题质疑。出示对理解课文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

缕缕幽芳 颇负盛名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玷污

大抵 欺凌 训斥 秉性 眷恋 衰老 手绢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

三、感悟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出示第13自然段“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指名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也可以自己想。)

(2)这多么像中华民族的精神啊!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我们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略述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梅花精神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弟兵战士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等(出示图片),此时你对梅花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

(3)出示“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吗?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爱国之情)。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师朗诵课文,生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自

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结合言语表达、朗读指导,体验感情。)

(1)出示“每当读到??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外公为什么落泪?

b、读到这些思乡诗句,外祖父会想些什么?

c、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2)出示“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从中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语体会到爱惜墨梅图?

c、为什么这样爱惜一枝画梅?

d、怎样读老人的话?

(3)学生自由选读受感动的地方,并说为什么感动。(方法迁移运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

四、积累练习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22、梅花魂

民族魂

中国心

思乡情  

《梅花魂》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指导朗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学并掌握18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

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缕芳吁耍训斥脾

罕藤愈凌秉飕撩梳

衰绢侨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凋字,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

缕lǔ,韵母不能写成u。

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

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卑。

罕字是上下结构“”加个干净的“干”。

秉字的部首是禾。

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读shu1i。

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秉”字为例:“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

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

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

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

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

玷污——使之有污点。

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

眷恋——顾念,爱恋。

5.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抵d!愈y)欺q9

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

(2)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

(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

抄词、读课文。

《《梅花魂》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