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5 09:54:25
《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②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课学习内容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

谁能告诉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生: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象一颗大鸡蛋;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是混沌一片的……

师:是呀!看来你们对上节课的内容记得挺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板书:混沌)

那你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又是什么样儿的呢?

生: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有很多灿烂的小星星,而且宇宙不再象以前那样混沌了。

师:那用一个词说就是非常──美丽!(板书:美丽)

2、师:混沌的宇宙,美丽的宇宙,动动脑筋,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很久以前宇宙是混沌的呢?为什么说现在的宇宙是美丽的?混沌的宇宙是怎么变得美丽的呢?……

师:诶?我发现大家想了解的都和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神话中盘古是怎样创造出美丽的宇宙的?”是吗?这也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创造)

二、情境创设,深入学文

1、感受盘古开天地的神奇。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

生:想!

师: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音乐起)回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折断、熔岩滚滚)

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个巨人拿着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这么有趣呀!你呢?

生:我仿佛看到宇宙天地还没分开的样子,好象一个大鸡蛋。

师:呀!你老记着大鸡蛋,资料找得不错!还有吗?

生:我看到了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的样子;我看到以前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巨人睡了一万八千年(其他学生纠正:十万八千年,老师也引导孩子认识到书上写的是十万八千年。)

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宇宙的大鸡蛋碎掉了!

师:噢!盘古开天地,多神奇呀!找找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打开书。哪里写到盘古劈开天地的情形呀?哪个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是这个自然段吗?(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

生:是!

师:你能不能选其中的一句话,把你感受到的盘古开天地的神奇读出来呀?

生:能!

师:自己先试一试!可以读出声来,没关系!

(生自选自读)

师:谁想来试试?

生:我想选第二句话。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盘古可是一个大巨人呀!他就抡起大斧头,你再试一试!

生:他就抡起大斧头……

师:再用力一些

生: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怎么劈的?

生(全班):猛劈过去!

师:连起来再试一次!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有进步了,跟我读一个词好吗?抡起

生:抡起(学生跟读两遍)

师:全班读

生(齐):抡起

师:很好听,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好吗?他见周围一片漆黑,读!

生(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好极了,还喜欢别的句子吗?

生(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大家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学生鼓掌

师:哎呀,大家给你鼓励啦!真不错!有什么建议要给她吗?

生(2):我想给她提个建议:“轻而清的东西”要读得轻一点;“重而浊的东西”要读得重一点。

师对生(1):有没有道理?

生(1):有!师:看来你接受了,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3):林可同学,我给你提个建议:书上说“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请你不要读得太快!

师:哦!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1):有!

师:那你再看看,这里除了“慢慢”这个词是表示慢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也表示慢呢?谁来说?

生(4、5):缓缓;渐渐。

师:是呀,这两句话用了三个表示慢的词(课件演示三个词变红的效果)可见天地分开是多不容易的事呀!听了大家的建议以后你能不能读得更好一些呢?试试看吧!

生(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师指导:再慢一点。)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师指导:慢慢下降,再试一次)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对全班):她有进步了,你们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

生:想!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读!

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真神奇!还有别的句子吗?

生: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你还记得刚才听到的那声巨响吗?把那种感觉读出来!

生: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范读):渐渐分开了。

生:渐渐分开了。

师:盘古这一劈多神奇呀!咱们连起来感受一下!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读!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师适时指导。

2、学习“顶、蹬”部分

师:天和地已经被盘古劈开了(板书:劈),接下来呢?

生:盘古 ……此处隐藏8196个字……么全面,我想用你们的话代替课文中的省略号,可以吗?

请用你的理由说服我。

8、是的,因为他身分的一切化作宇宙万物,化作我们身边的一切,时间,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尽。所以省略号在这里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功劳不可忘记。

七、个性化体验读最后一自然段

1、学到这里,我想采访一下大家,盘古以什么打动了你,让你们读得如此深情。

2、让我们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情感,真切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将这句话,这份情,这种感动献给盘古。

八、深化认识,写赞扬盘古的诗。

1、我想问大家一句,盘古死了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他没死?是的,他已化作万物,化作一切,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细心,地从万物中寻找盘古的痕迹。

课件出示:抬头看天,

白云朵朵,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气息。

放眼大地,

一片生机,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

2、老师带来一首没写完的诗,谁能为我们朗读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小节。齐读,并口头填空(肌肤)。

让我们再从万物中仔细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这是盘古留下的什么?请拿起笔接着写下去。

3、诗是情感最浓烈的文字,读诗的时候要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听众。谁愿意当领头羊,读出自己写给盘古的诗?

相机评价:优美,神奇等。

九、升华总结

1、还有话想写给盘古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尽情写下去,在刚才写诗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创造的美好?

2、远古的人民创造了神话,盘古大无私无量的精神又打动了我们,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诗仰慕英雄,继续谱写神话之歌。

3、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只要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和笔,积极行动,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新天地,是吗?下课。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5

教学设想:

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大意,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混沌的宇宙中,盘古沉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了,接下来,故事将会发生什么呢?谁能按顺序简单地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2、指名讲故事大概内容。故事先写宇宙混沌一片,接着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然后用头顶天,用脚蹬地,使天地成形,最后化为万物,有了美丽的宇宙。

3、你们讲得真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神话故事,仔细读课文,读懂这个神话故事。

二、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一)1、自由读2—6自然段,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指名读

2、如果你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就更了不起了,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哪个词?

板书:创造

指导读好创造这个词

3、再读重点句,

4、存疑: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二)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你知道了什么?在带给你体会的句子上就做上记号。

(很多同学都做上了记号,做记号,表明你在思考,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关键句子)

交流用最简洁的一个字来回答。板:难

2、哪些词句带给你这种体会?读给大家听一听。

(1)出示:他见周围……

预设:我从劈字看出,很难,因为要用力板难劈

你能抓住动作来体会,能把她用力劈的情境读出来吗?

生读:你抡的是一把小斧子,只能劈柴,不能劈天。

你这样能劈的开天吗?——猛劈

师指导朗读

(2)出示句子:只听一声巨响,……

预设:从“缓缓、慢慢”知道天分开很难

师:把这种难(分)板:读出来(指导读得慢、艰难)

读着读着,文中有几对反义词,你发现了没有?

指浊: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浊的?……

是的,一般来说,浊的东西是我们看到的混的,稍微要重一点,清的东西会往上升,这两种不同的东西你能通过读,让我不需要眼睛,只靠耳朵就能辨别出来吗?指名读

听出来了,轻的东西读得轻,向上飘的感觉,重的东西读得重,好像往下沉,

齐读句子。

(三)自由读第三节:思考用哪个字来概括这件事?

板:累

1、示句子: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

预设:我从“头顶天,脚踏地”知道他很累,因为……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顶天踏地(板书:天地分开)

看图: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谁能像他那样做一做。

指名上台表演。指导用力蹬,这样才可以读得用力。

问学生要不要休息?

比较:同学们,你们刚才顶的仅仅是一分钟,盘古顶了多少时间?

指名回答:(网上查)

联系上下文

从“不知过了多少年知道”

引读:真会读书,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

一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万年过去了,生读……盘古真累呀,累得——指名说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天地终于成形,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这一倒,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变成了什么呢?好好读这一段,同桌两人,一个读盘古的身体部位,一个接变成了什么?(板书:天地成形)

同桌互相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

难怪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

2、盘古仅仅变成风云、花草……,他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指名说

3、你们的回答,终于让我明白了,盘古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成万物)老师把句式进行改变,咱们合作读,一起分享这段美妙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师生分读。背下来

4、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想象,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什么?

5、什么都没有的宇宙就是开头说的“混沌一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写下来。(板书:宇宙混沌)

三、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同学们,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

是的,这是个神话,盘古这个人是不存在的,美丽的宇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以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有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民就创造了很多有趣的神话,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板书:美丽宇宙)

四、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用得好的词语抄下来

3、看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