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5 09:54:04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要认真、仔细才能有新的发现。

教学难点:

1、规范、正确的书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课件,燕子妈妈及小燕子图片。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①“绿枕头,当中空,包棉絮,蓬松松。”

②“紫花结紫瓜,紫瓜包芝麻,形状像香蕉,生的不能吃。”

(板书:冬瓜 茄子)认识这两个词,并点出课件“瓜” 字,指导记忆和书空。

2、出示灯片(1)——地里的冬瓜和茄子

师:现在我们就到菜园里去看看。瞧,“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能读读这句话吗?(齐读。“躺、挂”两个字稍微读重点。)

师:躺在地上的冬瓜和挂在枝上的茄子长得一样不一样呢?

嘘!先别说,因为有只可爱的小动物想和你们一起去观察观察。看,它来了。

3、出示灯片(2)——燕子飞出

师:它是谁?(认识“燕子”,以顺口溜记住“燕”:廿字头,口字腰,北字两边做保镖,四只小燕在下瞧。)

师:小燕子飞到菜园里观察到了什么呢?贴出小燕子图。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要求每个孩子眼到、手到、心到、耳到。(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2、生自读课文。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热情的掌声把燕子妈妈都吸引来了,他好想听听孩子们的朗读。能像老师这样读读课文吗?

3、出示灯片(3)——带音节的词语

师:真有信心!不过要读好课文,得先和课文中的词语宝宝交朋友。

①先自由练读词语。(我要请读得最认真的当小老师。)

②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词语。(小老师真不错,平、翘舌音和后鼻音都读准了)

③全班齐读词语。

4、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下面你们就自由的、大声地读课文,已经会读的请加上自己的感情读;还不太会的就指着字一句一句读准。比比谁读得最认真。

生:自由练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读完后请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5、检查自读情况。

师:乖娃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小燕子到菜园去了几次?(三次)

它每次都有什么样的发现?出示灯片(4)——冬瓜茄子图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板书:大 小 青的 紫的 皮上有毛 柄上有刺)茄子的柄在哪儿?谁到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

师:真会读书!下面我们就一起做一道填空题。

(2)出示灯片(5)——填空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一到填空题(生口述,师点击出示答案。)

师:我想问一问“为什么前两次小燕子没发现冬瓜皮上的细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第三次才发现呢?(小燕子第三你看得特别认真。)”

师:是呀,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认真仔细,难怪燕子妈妈笑了。(再读课题,强调“笑了”。)

三、指导朗读,读好课文。

师:乖娃娃,你们已经把课文读正确了,而且也读懂了,下面我们就来练习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来,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老师就是燕子妈妈啦!你们都是小燕了啦!你们到菜园里看了三次,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多开心,多高兴啊!

师:小燕子们,赶快把这三句话读读(出示灯片(6)——小燕子说的三句话)

看怎么读才能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你可以自己一个人练读,也可以几只小燕子聚在一块儿商量商量。

生:自由分组练习朗读。

师:哪只小燕子来读这句话。

生:读小燕子第一次说的话。

师:有点儿高兴,这两个妈妈要读得快点,听老师读。(师范读)你再试试,笑眯眯的,开心一点。

生:再读第一小燕子说的话。

真高兴!还有哪只小燕子像他这样高兴地读这句话。

(再指名读)多开心呀!

师:第二次发现谁来读?你们四只小燕子一起读。

生:四人齐读小燕子第二次说的话。

师:你们真聪明!“妈妈,妈妈”读得很好,如果把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声音往上扬一点,高一点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指名一生读)

生:想读的一起再读小燕子第二次说的话。

师:小燕子,妈妈听出来了,你们更高兴啦!很好,你们再去认真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师:飞上来告诉妈妈呀!

生:边飞边说:“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师:孩子们要注意了,现在小燕子不仅高兴,还很惊奇呢!再一起来读读。

生:起立齐读。(读得非常好!)

师:你们读得这么有感情,老师想和你们合作分角色读一次。

(师读叙述部分和妈妈的话,生读小燕子的话。)

师:还想读吗?那就男女声分角色朗读,比比谁读得好。

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燕子的话,叙述部分老师读。

师: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出示灯片(7)——课后的问题)

生回答。

师∶小燕子观察这么认真,做别的事肯定也会很认真,所以燕子妈妈笑了!

五、运用方法,延伸知识。

师:观察事物的方法很多很多,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用耳朵听、鼻子闻等等,不仅可以看外面,还可以看里面,你们回去可以尝试尝试,把冬瓜和茄子切开来,一定还能发现很多很多。

师: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了一些图片,请观察它们的区别。

出示灯片(8——11)——水果蔬菜图片

六、生字书写。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学得很认真,读得也很美,如果字也能写漂亮,老师相信坐在后面的爸爸妈妈们会比燕子妈妈笑得更开心!

请认真观察老师写“认真”两个字,注意笔顺和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照着各写一个,然后送给家长看看。

七、布置作业。

田字格中的生字各 ……此处隐藏17451个字……

3、从词里去掉一部分,剩下的字请读出来。(会认字)

4、同桌合作识字:

要求:(1)互助读文。

(2)考考你:互相提问生字记忆结果,交流记忆方法。

5、游戏:读音报字。

四、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主要写了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6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

(1)小燕子一共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

(2)找出小燕子3次观察到的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3)用“——”和“………”分别画出小燕子和燕子妈妈说的话读一读。

(4)分角色小组内读一读。

3、指名学习小组朗读。

4、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五、总结拓展:

1、你想对燕子妈妈和小燕子说什么?

2、口头表达练习:

说出下面两种事物的不同点。

六、课外作业:

1、找找课文中的反义词。

2、和父母一起分角色把课文读得更好,下次课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17、燕子妈妈笑了

燕子妈妈去菜园看又看再看满意地笑了

冬瓜大青细毛

小燕子认真、仔细

茄子小紫小刺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燕子妈妈笑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通过记叙小燕子三次到菜园观察,并与燕子妈妈三次对话,最终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在大小、颜色、外形三方面都有区别,生动揭示了做事要认真的道理。

设计理念

1、学生为本,整体推进三维目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与方法。

2、读中感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采用多种形式,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读中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道理。

3、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在识字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充分开发利用课堂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3、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冬瓜和茄子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情境画面及歌曲《小燕子》)

教师口述:小朋友,春天来了,小燕子和妈妈一起从南方飞回来了。他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呢?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识记“燕”字。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意境,通过轻快的音乐、春意浓浓的春景,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合作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 (课件出示:生字词)运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如开火车、小老师带读等

2) 以小组形式汇报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躺”和“挂”,可在学生自主识记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贴“冬瓜”和“茄子”图加深理解。)

4、检查课文初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2)齐读全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人人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去,并加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合作中充分交流识字的方法,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读中感悟,体会道理。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怎样才能读好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呢?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

2、同桌分角色朗读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

3、(课件出示:小燕子和妈妈的对话)教师扮演燕子妈妈、学生扮演小燕子,师生分角色表演读,共同评价,体会道理。(在评价中指导读出疑问和高兴的语气。)相机板书:大小、颜色、外形方面的区别。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练习中朗读“小燕子和妈妈”的对话中,逐步感悟“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小燕子一共去了几次菜园吗?每一次都发现了什么?

二、展开想象,各抒己见。

1、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请发挥自己的想象跟小伙伴或老师说一说。

2、汇报交流,共同欣赏。

通过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交流探讨,懂得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认真,最后连细微之处也看清楚了,正是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的原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巩固生字字音。

2、指导书写。

1) 同桌一起研究田字格里的字怎样写、怎样记。

2) 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

3) 学生练写,师生共同评价。

在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探究,激发主动识记生字的兴趣。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两种不同的水果或蔬菜,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2、展示交流,共同评价。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堂资源,让学生“学以致用”,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诵读全文,回归整体。

1、诵读全文。

2、师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相信每一位同都会像小燕子那样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诵读是对课文整体性的欣赏、品味的过程,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再一次得到凸现。教师言简意赅的总结,起到“水到渠成”之功效。

附:(板书)

燕子妈妈笑了

冬瓜图

茄子图

大小

青 紫

细毛小刺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