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燕子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子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燕子教案 篇1一、说教材:
《燕子》 一文,作者用优美简练的文字,鲜艳明快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燕子。 教材的图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图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桃花盛开,柔柳轻扬,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还有的停在远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说教法
我由古诗导入课文,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二来也有利于我下阶段的教学。与此同时,我利用学生对燕子已有的模糊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是第一课时,因此在字词教学上我花了很长时间。本课的生字中无论是读还是写方面都有学生易错得地方,尤其是两个多音字,我重点让学生反复的练读,加深记忆。教研员李老师说过生字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模糊记忆,我在课堂上的训练也正是向着这一目标去做的。
课文的教学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来解决课文中的难点。让学生找出作者笔下的燕子是什么样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这样写给我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启发等等。结合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感受燕子的美和机灵。教学环节结束后,我利用对比照片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再根据照片来提示学生回忆课文,背诵课文。
三、反思
课后听了专家李老师的点评,找到了我课堂上的优势与不足。教学设计意图很好,但是却忽略了设计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应该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而设计。古诗的导入可以作为我教学的一个特色,既然设计了这个环节,就应该让学生总能够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带而过。的确,我对学生的要求太低了,我只想给他们留一个简单的印象,如果简单的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的环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此外,对于课文课时的划分,李老师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简单的课文,我们完全可以用一课时来解决,没有必要墨守成规,这样反而会是学生丧失一定的能力。对于字词的训练,李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把基础打坚实,这点我以后再课堂上还会继续下去。
燕子教案 篇2教材分析:
本课《燕子妈妈笑了》,主要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良好品质,课文的内容生动有趣,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深刻的道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还安排了关于识字,写字,句式练习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包括15个要求认识和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会用课文中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
3、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课文及上字
教学难点:
规范正确的数写本课的上字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小红花、田字格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燕子妈妈笑了》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二、新授
1、教师范读课文《燕子妈妈笑了》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老师先把课文来读一下大家认真听。
找熟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中学过的生字画出来读一读,看看你还认识他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一下小组的同学
教师把学生找到的生字写在卡片上,出示卡片学生读生字,并用学过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
找生字
在小组中学生把本可要学的生字画在课文中,对照拼音学生拼读一下生字,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教一教
把本课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
哪位同学想当小老师,来带领大家拼读一下(请每组中的一位同学进行拼读)
请刚才领大家拼读的同学在小组中带大家继续拼,也可以将自己已经拼得很好的几个字带领大家拼一下。
用手盖住拼音,检查一下自己记得住哪几个字?
教师去掉拼音学生认读,请一到两名学生来领大家读生字
教师:同学们及的真快,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哪个字的?(学生可以挑自己记得牢的生字来说说方法)
在小组中进行巩固和练习
教师检查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各种形式来进行生字的巩固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本课的生字及生词,教师出卡片学生认读
二、新授
1、组词练习
在课文中找一下,有哪些字可以组成词语,在小组中找出来读一读,教师将学生找到的生词出示在黑板上
菜园、冬瓜、茄子、屋檐、燕子、不错、还有、细毛、
请一到两名同学带领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在小组中读以下、互相检查一下同学的学习情况。
除了这些,你还可以用这些生字中的谁组词?
2、课文教学
教师:这一课的生字在上节课中同学们基本都已经掌握,试着读一下课文、
将课文中没有学过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标上拼音(小组中互相读课文)
请一名学生读一下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其他的学生用手指着每个字认真听,听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请学生读课文分小组读、齐读。教师提出问题:
燕妈妈让小燕子去看的哪两种蔬菜?
本课中燕子妈妈共让小燕子去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的区别?
第一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它是怎样和妈妈说的?妈妈是怎样说的?让学生试着读出燕妈妈和小燕子的语气。
第二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第三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妈妈是怎样的心情?根据学生的回答,请学生分角色读出课文。
教师板书
学生说说燕妈妈为什么笑了?他为什么要让小燕子再回到菜园观察?(引导学生善于细致全面的观察事物)
……此处隐藏7205个字……>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教师还通过简笔画和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小燕子的形态、叫声、飞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体会句子的含义,并通过感情朗读加以理解和体会。
探究活动
观察一种动物写一段话。
要求:
1.抓住外形及生活习性的特点进行描写。
2.正确使用学过的词语及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燕子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打一动物)
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
2.板书课题。“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 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3.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
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
2.检查生字识与写
(1)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
a“似的”的“似”, “横掠”的“掠”易读错。
b多音字 “散”和“杆”。
“几支木杆”,读“ɡān”,旗杆(ɡān),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枪杆(ɡǎn)。
(2)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写。】
3.检查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情况。
第二课时
一、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形美)
(1)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要抓住主要特点。可要求学生课下观察一个小动物,通过抓住特点的方法,描写外形。】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美)
(1)小燕子看到春天里的哪些美景?
强调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平添”就是更近一层,原本已经很有生趣了,而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加生趣盎然了。
(2)如何理解“赶集似的”?
(3)练习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三、四自然段(感受飞行美)
(1)出示自学指导:读三、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描写的美是独特的。画下来。
(2)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指导自学。
(3)指名汇报:
预设:
(1)预设一:“‘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从“唧”可以体会出,燕子飞得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2)预设二:“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沾”字可以感受到燕子飞得轻而快。“小圆晕”很美,一圈一圈,闪着彩色的光。
(4)练习读背三、四两自然段。
4.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
(1)出示自学指导:读第五自然段。画下你认为好的句子或词语
(2)指导自学,指名汇报。
(3)练习读背第五节。
【设计意图:三四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燕子无论是飞行时,还是停歇时,都是那么美丽可爱。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特点,用恰当而优美的词语来描述燕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能够当堂背诵。】
二、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小练笔:仿照《燕子》中的写作特点,运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手法,动静结合,让你笔下的小动物更加灵动起来吧。
板设计:
2 燕子
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停歇美